中文考研网首页 > 考研资讯 > 院校专业 > 正文

2025考研专业: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

点击数:4242 发布时间:2025-04-27 收藏本页

阅读正文

2025考研专业: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

 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25考研,对考研专业知道越多,考研人越易选出合适我们的方向,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将陆续推出2025考研业分析系列,进行基本的专业介绍,探析就业前景与方向,推荐知名院校,介绍相近可调剂专业,并以一所高校为例对课程设置进行说明。这类与考研专业有关的详尽信息或有助于考研人深入知道专业,预祝大伙2025考研金榜题名!本文为大伙介绍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。

2025考研专业: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

  1、专业介绍

  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属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,是研究人口与自然资源、环境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。内容以可持续进步理论为主线,将人口进步过程与资源配置、环境政策、可持续进步策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,打造解决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剖析框架,评价和指导制定有关政策。

  1、研究方向

  01 人口与进步经济学

  0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

  03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

  04 人口、资源、环境与地区进步

  05 公共政策研究

  06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

  (注: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,以复旦大学为例)

  2、培养目的

  具备坚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常识和较系统的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常识,知道所研究范围的动态;能熟练学会和应用有关的计算机软件及其他有关技能;拥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;具备较宽的常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及革新意识;比较熟练地学会一门外国语。

  3、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哪几科:

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

 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

  ③303数学三

  ④856经济学综合基础

  (注:以上以复旦大学为例,各院校在考试考哪几科中也有所不同)

  2、推荐院校

  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全国较强的招生单位有:中国人民大学、新疆大学、复旦大学、武汉大学、青岛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重庆大学、南开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、河南大学

  3、专业就业前景剖析:

  (1)关系人类存活进步,此学科的进步意义深远。

 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、环境大国和资源大国,也是一个存在人口膨胀问题、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国家。进入20世纪70年代将来,中国的人口膨胀、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人口问题、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,而是名副其实的"人口、环境、资源综合症",并且这种深层次的"人口、环境、资源问题综合症"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经济可持续进步的制约原因。伴随人类社会建设的飞速进步,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恶化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进步已成为年代主题。

  (2)此专业有长远的应用价值,总的前景很好。

  而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在可持续进步理论与政策、资源借助与可持续进步,资源与环境评价、环境经济剖析、生态经济等范围具备较大影响,所以这一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还是可以的,对达成可持续性进步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推进用途,需要具备较深的专业常识的人才。

  (3)现在就业出现困难,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。

  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,加之经济学专业近年大规模招生,而且对工作的期望值偏高,区域性就业出现失衡,所以使就业呈现困难的局面。

  4、就业方向

  经济学专业常识面较宽,具备向经济学有关范围扩展渗透的能力,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、政策研究部门,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剖析、预测、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,在市场经济中有广泛的就业路径。再有就是可到高等院校、科研单位、政府部门和金融行业及其他种类企业从事教学、科研和管理工作。

  5、相近学科

  与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近的二级学科有:政治经济学、经济思想史、经济史、西方经济学、世界经济

  6、课程设置(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)

  1.公共必学课: (1)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(2)第一外国语

  2.专业一同必学课: 管理数学、微观经济学、宏观经济学

  3.专业必学课: 人口资源环境统计学、人口经济学、生态与可持续进步经济学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

  7、目的专业在国内的较强院校

  武汉大学、厦门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东北财经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南京农业大学、新疆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、青岛大学

  8、与目的专业相近的二级学科(可供调剂的专业)

  政治经济学、经济思想史、经济史、西方经济学、世界经济

考研网,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,考研报名,考研培训辅导,院校专业信息,考研准考证打印,考研分数线,考研成绩查询,考研复习资料,考研复试调剂,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。

Copyright(c)2018-2025 中文考研网(https://www.yppta.com/)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

中文考研网(https://www.yppta.com/)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