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25年,历史学由原来的每个学校自主招考改为了国家统考,由教育部统一命题。历经三年的实践后,现在已形成了较稳定的考试模式和内容。因为不是自主命题,历史学的复习较之前而言,好像变得有章可依。然而,因为复习书目的增加和内容的广泛,这门课的考研复习也非易事。总结起来,历史学的复习需分阶段的进行以下几项内容。
1、 全方位复习各要点,夯实入门知识
复习考研的同学或许都曾有过如此的心理:复习是不是能找到捷径,是不是能只对重点内容记忆等等。事实证明,在历史学考研复习中,没捷径可寻。在刚开始的复习阶段,看书必须要巨细无遗,根据大纲所列的常识要素,一项一项的浏览,先有个大概印象。中国古时候史、中国近现代史、世界古时候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这四部分并重,至少要做到熟悉每科的考试知识点。另外,在浏览识记要点时,要做好复习笔记。无论是科班的考生,还是跨考历史学的考生,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要自己整理、总结要点。自己整理、总结要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要点理解、记忆的过程。只有自己整理、汇总了,才能在考场上做到心中有数,好的发挥。
2、 重视常识的系统性
要加大对入门知识点的全方面剖析。比如一个历史时间,大家要从背景、时间、过程、结果、性质、意义、影响、评价等方面去学会。只有如此全方位的剖析一个要点,才会加深对要点的理解。另外,应该注意要点之间纵向的联系,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,从而探索历史发展势头。剖析近三年的考试试题大家不难发现,历史学的研究生考试,更重视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,比如,2007史料剖析考查了自唐代以来科举规范的演变,2025年考查了19世纪将来全球民族国家打造的四次浪潮。可见,在复习过程中,理清各要点的脉络对考试试题分析十分要紧。
3、充分做好复习筹备
所谓复习筹备,其含义较广。主要包含了参考数目的筛选、复习计划的拟定、辅导课程的选定等等。在复习之初,做好复习的各项筹备是十分必要的。如此才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张有弛,系统协调。具体而言,在选定参考书目时,肯定根据考试大纲指定的数目进行复习,并以这类教程为依据,以考试大纲为统领进行复习。切忌购买很多的辅导资料,导致复习的茫然。而且市场上辅导资料的水平鱼目混杂,仅需选一家权威的考研机构编排的辅导资料即可。另外,拟定详细的计划也是十分有必要的。一般而言,历史学复习需要有三个大的阶段,即入门知识的梳理、重点常识的背诵和常识的融汇理解。考生可依据自己需要拟定时间点,亦可选择专门的考研规划机构拟定详细的计划。值得一提的是,历史学考试的范围较广、内容较多,如果是跨专业考生或是专业常识不精的考生,还应当提早选取一个考研机构跟着老师的安排进行系统复习。
总之,在历史学专业复习阶段,考生务必要做到端着态度、稳扎稳打、按部就班。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,这应当是所有历史学考生需牢记的原则。相信,若能做好上述各项内容,获得高分指日可待。